一时一事,一生一事
智能装备研发中心 黄智成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值得十全十美,但值得做的事情就值得现在去做
工作两年,很长一段时间被各种工作中突如其来的杂事所困扰,头绪繁多,东奔西拖,这也重要那也重要,表面上好像很忙碌,实际上效率极低,一天下来,没有真正做好一件事情。后来看了一本叫做《暗时间》的书,书上说的一个观点,人的大脑好比电脑的CPU,任务之间的频繁切换,其实是相当耗费时间,越多事情急需处理,越需要一次一件地做,而不是蜻蜓点水般的飞来飞去,最后发现什么事情都没有完成,自己的工作留下来一堆半成品,心情也愈发焦虑,正如CPU资源一直被一大堆的后台程序占用,效率极低。有一个朋友曾经说过一句话,他说如果一件事情你能做成的机率是10%的话,那么你同时做两件成功机率是多少呢?并不是5%而是1% 。
如果二八原则是一个普遍适用的原则,那么工作上80%的琐碎杂事,其实只需要用20%的时间去完成,真正重要的产生决定影响的20%的事,才是值得花80%时间和心思去认真去做。所以对于十分钟之内能做的事情就立即着手解决,因为现在不想做,再过一会也不想做,如果赶紧解决,然后忘记,才会更加轻松。
大而化小,分而治之
工作两年,也曾经面对一些重大的复杂的问题,无从下手,原地来回不停打转而找不到出路。其实,面对重大问题一口气解决,这么做十分耗费心力,而且不见得能做出什么成果。对《孙子兵法》里说的“倍则分之”,我觉得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面对数倍于自己强大的对手,要想办法分化对方,然后集中火力攻打某个部分才有胜算。再大再复杂的问题实际上也是由一个个简单的小部分堆积起来,因此合理地分割问题,并迅速解决可以解决的,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便可以小博大,小刀锯大树。
讲效率是为了对得起自己的生命
工作两年,总结一下部门会议的主要话题,发现一半以上是“催进度”。起初很抗拒、很反感,没有人是想拖后腿,没有人在磨洋工,大家都是想把事情做得更好,对得起自己的工作。最近,直接面对客户,终于明天白,客户要的不只是好东西,而是又快又好的东西。终于明白多年以前早已听过的道理,“做人要讲道德,做事要讲效率,讲道德是为了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讲效率是为了对得起自己的生命”。如果有这种觉悟,根本不必催,如果没有,天天催也是治标不治本。
人和人真正的差别是核心价值
工作两年,常常想起,毕业时,导师语重心长的教诲,“毕业的前几年,所处的时期并非积累财富的时期,而是积累人生竞争力的时期,不要去关心钱多钱少,多做能让自己的成长的事情”。最初,狭隘以为人生竞争力就是专业知识、工程经验、做事方法之类的工作能力,后来慢慢发现,只要认真的做了,所有人都能在工作中的积累工作能力,但最核心的人生竞争力往往来自于核心价值,就是别人都会这么干的时候,你反而不这么干,这可能就是别人不可能有的价值。每个人都有一天24小时,做事效率相差最多也不过几倍,但由于核心价值不一样,各人选择也不一样,日积月累,最终产出价值的巨大差异往往不是时间和效率可以解释的。
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
工作两年,遇见过已经申请离职,却仍然在废寝忘食加班工作的同事。我不解,他说,“我做事就是这样的,属于我该做的事,我就要做好,跟离不离职没关系的。”我感慨多么简单朴素的一句话,他做的已然不只是事,而是人。佛语云“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从长远看,做事的结果最终将随风飘散,做人的收获却能历久弥新。人在专注地做事时,无形当中会有某些东西汇入内在之中,这些东西将伴随我们一生。
一切美好的事情,报酬都在眼前
工作两年,渐渐懂得职业和事业的区别。你做一项工作,因为有加班费你才加班,那叫职业;你做一项工作,没有加班费,你也乐意加班,这就是你的事业。为别人对你的好感、承认、报偿做的事,如果别人不承认,便等于零;为自己良心、才能、生命做的事,即使没有一个人承认,也丝毫无损。原来,人生一切美好的事情,报酬都在眼前,爱情的报酬就是相爱时的陶醉和满足,而不是结婚,设计研发的报酬是设计研发时的陶醉和满足,而不是绩效考核年终奖。
道可道,非常道
工作两年,发现不少人看过《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类的时间、效率管理书籍,或者说里面的时间、效率管理方法很多人都知道,网上也不停转载,但是能按着里面的一条一条真正做到的人少之又少,能持之以恒,将其转化为工作习惯的更是凤毛麟角,为什么?
我想,在当今信息高度发达的网络时代,我们所缺的不是方法,也非知识,而是热忱。唯有热忱,方能克服人性当中懒惰、恐惧、犹豫、畏难等种种弱点,抵制外界种种干扰、种种诱惑;唯有怀着热忱,做别人眼中再苦再累的事都不觉得累,并且自得其乐好。成功人士几十年工作生涯总结的经验方法,我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获得,但他们经历的困惑,挣扎,痛苦以及支持他们日复一日地发奋图强的那股内在的强烈的情感,永远无法告诉我们。
古人云,“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集哲学家与企业家于一身的稻盛和夫先生在他卓有成效的事业生涯中,也发现了同样的道理,“一旦发疯的投入工作之中,对某个目标有强烈的渴望,就会在脑海里形成一个意象,身边的任何一个新发生都会坚定地指向那个意象,这时,神灵就会给你一把照亮前途的火炬,智慧之门就会向你洞开。”无论古今中外,无论社会变迁,“一时一事”的热忱和专注,是做任何事卓有成效的前提。
中国古代圣哲孜孜以求的“太上立德”,与现代经营之圣“为了做一个比降临人世之初更好的人而来”的终极人生目标,是那么的不谋而合,如出一辙。无论是农业社会的中国圣哲,还是现代工业社会伟大的企业家,他们对“一生一事”的执着,是自始至终鼓舞他们奋斗不息的动力源泉。
一时一事是为了做事更有成效,一生一事是为了灵魂找到归宿;
一时一事,我们忙而不乱,一生一事,灵魂不会迷失;
一时一事是手法,可以践行而得,一生一事是心法,非信仰不能得;
如果一时一事是树的枝和叶,一生一事便是树的根和干;
只有树干足够强壮,根系足够扎实,方可长久地撑起一片枝繁叶茂,方可于天地之间傲然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