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纲要(2020-2035年)》提出2020-2035年间,生态环境监测将在全面深化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监测的基础上,逐步向生态状况监测和环境风险预警拓展,构建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评估体系。在地表水环境监测方面,根据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三水共治”需求,统筹流域与区域、水域与陆域、生物与生境,逐步实现水质监测向水生态监测的转变。“十四五”期间,随着对生态环境监测要求的不断提高,国家大力推进组建统一的地表水环境监测网络,水质监测国控断面数量从2050个整合增加至4000个左右,实现了十大流域干流及重要支流、地级及以上城市、重要水体省市界、重要水功能区全覆盖。水域监测需求的急剧攀升同时也伴随着监测技术升级改造的迫切要求。
SL110多功能无人艇介绍
SL110多功能无人艇采用独立开孔设计,可同时搭载多款水质在线监测仪和多点采水样系统以及摄像头,实现对目标水域的在线监测和采样,并且兼容市面上所有主流的走航式ADCP设备,可广泛应用于河流、湖泊、航道区域的水下地形地貌测量、水文水质在线监测、采集等多样化的作业任务。
该船可搭载多种类型的水质传感器,并集成GPS、雷达、摄像头及信息传输、数据分析等模块。通过远程遥控或自主巡航的方式,该船通过传感器分析出水质数据(并上传至后台数据库),并绘制出污染物曲线图,工作人员能够在地面站电脑上实时获得水质监测数据,并查阅污染物变化趋势,弥补了传统人工采样检测数据不连续、检测时间长的短板,并实现污染物快速溯源,分段呈现水质状况及污染物分布情况,为进一步综合分析提供了大量的实时数据,可充分发挥防控预警、科学研判的支撑作用。
主要特点:
(1)高度自主
采用广州工业智能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智能船控系统,支持自主航行、自主避障(非停船)、定点保持、一键返航和失联返航。
(2)一船多用
船体独立开孔,可搭载ADCP、水质多参数仪、水质采样等多个模块,真正实现一船多用,性价比高。
(3)小型轻量
船体小、重量轻,方便转运,推进器与船底基本齐平,可以直接放置在大多数家用轿车的后备箱中。
(4)模块化设计
载荷模块化设计,更换快捷;推进器与电调一体化设计,易于维护。
(5)高效推进
采用双推进器设计,动力更强劲,最大速度可达5m/s,进水格栅可有效防止水草缠绕。
规格参数:
广州工业智能研究院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研发中心无人船团队专业从事无人船技术研发、平台研制与服务,是国内率先进行无人船控制系统、地面站和管理系统自主研发的团队之一。近两年,以《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纲要(2020-2035年)》的目标要求为指引,自主研发了便携式水域监测无人船,可广泛应用于水生态监测、巡逻等领域。
联系方式
联系人:刘老师
联系电话:020-22912667